俗话说:“灯下不赏玉,月下不相亲”。

 

月色朦胧之下,美人之容就像加了一层“滤镜”,有种不真实的美。玉也如此,灯下赏玉,特定强光下,玉石的瑕疵会被光线所弱化,玉石真实的色泽,光泽也会被光改变,在灯下拍摄的玉石,确实能有很美的意境,显得色彩更亮,更为通透。



360.jpg

 


所以商城柜台中的玉石珠宝,都用强光打灯,很容易让人高估商品本身的价值。

 

但是灯下不赏玉这句话也并非绝对的。

 

欣赏一块玉石,特别是玉雕作品时,我们多半会观察玉材本身的品质、雕工、技法与玉色皮色的运用结合,雕件图案的寓意文化。总的来说这样也能算是面面俱到,但通常会忽略了一点,就是光影对作品的影响。

 

画家伦勃朗发明“光影塑造法”,一块普通的画布上,有了光,便生出了体积、形状。光影,还在画中渲染出个人情感,个人认识。梵高也谈到过“我试图用红色和绿色为手段,来表现人类可怕的激情”。 



477.jpg

 


通过光,艺术品与空间,与情绪,有了新的交流。艺术却是相通的,玉雕大师在创作时,也会根据玉石、所创作题材的不同,对作品做抛光、或者哑光的处理。亦有使用镂空、薄胎工艺,增加作品的轻盈感、透光感。各类大师的玉雕作品展馆中,利用光影的装置空间,去陈设不同的组合,塑造不同的感官效应。

 

除此之外,善于正确利用光,还能从多方面角度,来判定鉴别玉的品质。 


 

545.jpg



比如玉质的细度,仅凭肉眼很难看清楚。如果将强光45°斜射与玉石表面,视线正视玉石表面,这样打灯,利于鉴定玉石的细度。“过灯”则是肉眼打灯均无颗粒。通常所说“能过灯的料”,就是细度达到了顶级。 

 

值得注意的是看着无结构,并不意味着玉石真的无结构,完全无结构的玉石压根儿不存在。


除了人工打光,利用自然光,能最清楚的看玉石的质地,玉石真实的色种、色泽、润度。比如和田玉本身的光泽,有油脂光、玻璃光、蜡状光。羊脂玉的光泽,即为温润的油脂光,是最好最舒服的光泽,这些光泽在自然光下方能看得最真实。



42.jpg

 


若人工打光,玉石在强光的光源附近,会受到光的折射、透射、反射等物理因素影响,肉眼对和田玉本身光泽的感受,会产生很大的影响,往往“误判”。 

 

所以购所以买和田玉时,不仅要打光观察其中杂质、瑕疵、细度、结构,也要在自然光中观察一番,才能全方面了解手中这块玉。 

 

其实还有句老话“月下美人,灯下玉”。玉石是迷人的,善于利用光,能感知玉石很多不一样的美丽。善于利用光,看穿玉石最真实的状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