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话说,玩什么,总要有点玩头。

所以,玩玉,总要图点什么,纯粹因为喜欢,看着舒服养眼而入手的也有,但大多数玩玉人终究是奔着自己的私心去的,纯粹因为养眼舒服而玩的人相对而言并不算多。

但,和田玉自古都是件相对昂贵的事,不便宜(地摊货、大路货除外),尤其到精品藏品的级别,这“玩”的成本是越发高。那玩玉,你我终究图的是什么呢?


320-app水印.jpg



喜欢钱不是坏事。有人玩玉的理由简单粗暴:玩玉玩的就是钱。

说真的,过去二十几年,靠和田玉发家致富养大猪的人不是一点点,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和田,本地人看到胳膊下夹着大真皮钱包的汉人,立马一大群围上来“银行来了,银行来了...”。

想象手里盘着的不是和田玉,是钱,心里就特得劲啊...揉搓一把,油出来了,加1块!——包浆厚点了,我就指着它发财呢。“如果眼下不着急使钱,先拿住,玩腻歪了,再出手,估计还能赚个三瓜两枣的......”


 

432-app水印.jpg


有道是,玩的不是玉,是文化,莫说我装逼,人现在玩个缅甸翡翠都嘚瑟的不行,和田玉以“国玉”的身份一路从神坛走下来,近8千年的文化沉淀,不是吹的。我读书不多,没啥文化,有句话说的好啊,缺什么才要炫耀什么,你懂的...其实,这样的人不少,但是呢,也不多,这群没文化的人是喜玉如命,只进不出。

 

385-app水印.jpg

 

纵然内心有点清高,但都是吃人间烟火的俗家弟子,有钱任性不差钱时,看朋友圈天天各种晒,翡翠和田玉老南红,其实心里总会多少艳羡...得,有点闲钱,咱也别落下,入一块,面子上顿时觉得有点光了,也算是一份不老玩心。在北京在潘家园在苏州在上海,你上个街买个菜手上不绕几圈珠子串串还真不好意思出门儿...不得不承认,有时那份玩心好胜心,真的是被逼出来的,其实我也不想......


856-app水印.jpg



这个真跟钱有点不一样。玩钱呢就是随时都可能出掉手上的料,天天盘天天摸,看着油一点点往外冒,心里那个得意,想着可以赚钱了;投资不一样,和田玉都知道的,适合放长线钓大鱼,咬牙搞几块大师的高货大件屯着,时不时拿出来“解解馋”就行,负利率时代?黄金股票不动产,成本高风险大易蚀本,还是玩玉吧,钱少玩小件,钱多收原石藏重器,怎么样都行,反正怎么琢磨,我都不会亏,大不了,我留给孙子。


882-app水印.jpg


以玉传家,以玉定乾坤在中国早已又不是什么新鲜事了,直到现在也是啊,传家的东西,一粒和田好籽我想也该够格了。以前的人,送玉定情交君子,嫁闺女嫁妆撑门面,皇帝高兴了才肯舍得打赏一颗玉龙珠...想想那是多热闹的时代啊,都是一群性情中人啊...但当下时代,我还是低调点的好,拿一只羊脂镯,或者一个玉把件,为我子女后代留着吧,传家族文化传历史沉淀,后人乘凉吧。



1812-app水印.jpg



安全感这东西有点虚,其实就是心理作用,年纪渐渐大了经不起股市房市的折腾也没那么多闲钱拿去赌,一块好玉,我买的起放手里心里也踏实,玩的就是这种可控制范围内的稳妥,是实实在在的平静。就好像你知道有块宝贝在手上,但你既舍不得出,又不会担心它贬值或出不去,所以留着藏养或出手救急,很自在很放心。



1713-app水印.jpg

 

就就这么多年的经验来看,玩玉的人人缘儿都不要太好,整天乐呵呵,性子缓缓的,一壶茶,一块玉,一个老友,围在一块一聊就是一个下午,玩玉的人好多都信佛,不信佛也信慈悲,其实是蛮有思想的一群,身上有着迷人的大智慧...说句实在的,比起天天泡在麻将馆烟馆ktv的,还是宁愿自掏腰包给家里的那位买玉玩,真心的,投资一份雅好,一点也不low。



1551--app水印.jpg



很多人说玩物丧志,但真没听过玩玉丧志的。倾了家荡了产的玩和田玉那是花样作si,没人鼓励这样做。

总在想,和田玉身上的文化分量,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重很多,在中国,玩玉的人越来越多,但真正懂它,懂它背后故事的,太少太少。

作为和田玉老粉,多想能卸下世俗的物质成分,与它进行纯粹的精神对话,但知道,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,现实太残忍......想走到和田玉的金字塔,看到更多的传世原料、作品,离它的本真更近一些——唯有先入世,赚更多银子吧。